close

書名: 國際觀的第一本書--看世界的方法
作者: 劉必榮
出版日期: 2008年9月

石油、糧食、貿易、災難、衝突等, 都是近年來國際上的中心議題, 在可見的未來也勢必是全球注目的焦點.
過去國際政治學者常把國際上的議題分成所謂"高階政治"與"低階政治". 高階指的是政治、外交、軍事等, 足以影響到一國生存的重要議題. 低階指的則是社會、經濟、貿易、環境等, 與國家生存沒有直接相關, 而是會受到高階政治所影響的議題. 但後來漸漸發現, 低階政治議題的重要性正不斷往上攀升, 高階、低階的區分已經不若以往.

一個國家想要達成外交政策目標, 通常可以在外交、經濟、軍事、宣傳四個工具之間作一選擇.
所謂"外交"是指透過談判去管理國際關係, 並且執行一個對另一國的政策. 必須注意的是, "外交"(diplomacy)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不一樣. 外交是透過和平的方法(談判協商), 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
外交: 1.常駐外交代表的大使外交; 2.外長的穿梭外交; 3.元首的高峰會外交; 4.特使外交.
二軌外交: 是一種敵對團體或國家成員之間非官方、非正式的互動, 希望透過私下探索各種可能的方案, 協助官方領袖解決問題, 而毋須進行正式的談判.

大國崛起, 應該分兩方面來看: 一是崛起中的大國如何對待周邊的國家? 二是周邊小國或其他大國是如何因應崛起中的大國? 一定要從兩方面對看, 才能得出完整的概念.
走向大國的三階段: 第一階段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大國. 第二階段是讓自己的大國身分為國際所接受. 第三階段是負擔大國應負擔的國際責任. 

一個國家如果沒辦法影響國際體系, 沒辦法靠自己的力量保護自己的安全, 所關心的事務也很窄, 只對與自身相關的議題有興趣, 外交上的自主性也不足, 這就是小國. 小國應利用國際情勢或地理位置作為槓桿, 為自己爭取最大外交利益. 小國對大國的影響力不一定小, 當一個小國緊緊抓住大國, 大國外交常常會受到小國的影響, 甚至因此被捲入不想進入的戰爭之中. 雖然遊戲規則多半是由大國決定的, 小國很難影響議程與發展方向, 但卻有能力在必要時, 或擔心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時, 扮演"煞車"的角色. 

平衡並不意味對抗, 國與國之間, 在某些面向合作、在某些面向對抗都是常態. 現在完全是議題取向, 不同的議題會出現不同的同盟

事件的層次
ex: 日本參拜靖國神社: 首先是日本首相去不去參拜? 是以首相身分去, 還是以私人身分去? 是偶爾去, 還是常態性的去? 是哪一天去?去的時候有沒有行禮如儀地發表譴責戰爭的談話?
ex: 外國元首訪美, 與美國總統會面的層級: 這位外國元首能不能進入美國本土? 進入本土的話, 是在西岸還是東岸? 能不能到華府? 到了華府, 能不能進白宮? 進白宮是正式和美國總統會面, 還是只是某位高官(副總統或國家安全顧問)的客人, 然後"不小心"在走廊碰到美國總統? 白宮有沒有安排國宴? 除了進白宮之外, 有沒有受邀到大衛營? 到大衛營有沒有過夜? 最後, 有沒有受邀到總統的私宅作客?

決議案: 首先看文字, 妥協的斧鑿之痕就在"行動"和"時間"之上, 到底同意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 除了文字的運用之外, 第二要看的是各國的投票行為. 有哪些國家贊成, 哪些國家反對? 以及為什麼他們這樣投.

強權與核武的關係: 身為強權, 一定要有核武; 但擁有核武, 卻不一定就能變成強權. 所以核武是強權的必要條件, 不是充分條件.

從19世紀開始, 國際政治就呈現一種海權對抗陸權的態勢. 海洋的爭霸往往涉及政治與外交. 
環北極海國家: 俄羅斯, 美國, 加拿大, 北歐五國(冰島、挪威、瑞典、芬蘭、丹麥).
地中海對話: 地中海北岸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 南岸則都是回教國家, 所以美國小布希總統提出的中東計畫就主張北岸國家與南岸國家對話.
海上的資源爭奪也反映在島嶼的爭奪上. 這就跟下圍棋一樣, 1個小島可以主張43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 

研究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 通常會看三個要素: 一是該國外交政策的"取向". 二是該國想要扮演的"角色". 三是該國外交政策的目標, 包括近/中/長程目標. 從事外交工作或制訂外交政策必須有"局"的概念. 

美國能源部曾指出, 就算石油產量不變, 市場上對原油的需求每增加1%, 油價就可能上漲20%. 石油專家指出, 這個世界短少的不是石油而是產油的能力.
全球石油儲量的65%、原油產量的45%都來自7個國家: 俄羅斯、墨西哥、委內瑞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
油管(包括天然氣)政治是日後觀察國際情勢的重點之一.
觀察石油政治的背景時, 基本上看3個部分: 石油進口國的動作、出口國的動作、買賣雙方關係的互動.
就進口國而言, 我們可以看大家全球找油的布局. 爭取在產油國的探勘權、購併西方的小型石油公司、與產油國的石油公司合作, 以及將政治與石油掛鈎, 以增加籌碼、鞏固石油的來源等. 
非洲許多國家的內戰, 經常是叛軍控制的地區產鑽石, 政府軍控制的地區產石油. 在油價飆漲之下, 產油國的國內政治與權力平衡也受到影響.

貿易談判的焦點: 農業
所謂"特別防衛機制"是一套讓開發中國家防範外國農產品傾銷, 以保衛本國農業的措施. 一旦外國農產品進口在短期內增加一定的幅度, 就可以啟動提高關稅等防衛措施. "拉米套案"所定的啟動門檻是進口增加40%.
各國的貿易政策在雙邊與多邊協定之間, 如何取捨或轉換是我們觀察貿易秩序建立的另一個重點.

觀察重大災難的4個要點: 1.對國際經濟(如石油、糧食、原物料)的影響; 2.對國內政治(如內戰或叛亂情勢)的影響; 3.國與國關係(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的轉變; 4. 個別國家外交政策的轉變.
要養成看地圖的習慣, 這樣才得以了解災區的相關位置, 也才能掌握相關產業的連動關係. 在大破壞之後, 必然有大建設, 大建設就會帶來大商機.
官僚政治中, 部會權力(包括預算)或政策的優先順序, 是否會因為天災而有調整與消長? 災難的發生通常都會帶來一連串的檢討, 以及一連串的政策調整.

衝突發生有一定的要件: 1.必須有"議題"; 2.要有涉及的當事國; 3.要有"緊張的關係"; 4.要產生"行動".
最常見的引爆點是: 領土和族群問題.
正義與秩序: 大國之間幾乎都是捨"正義"而就"秩序". 因為你的正義不一定是我的正義, 但是秩序所帶來的安定, 卻是大家都可以一體均霑的. 尤其像美國這樣的大國, 碰到國際上有動亂的時候, 第一個反應就是先求安定, 在美國還沒準備好如何引導改變或掌控變局的時候, 先求維持現狀再說. "現狀的維持"是強國主導國際秩序的不變心法.
只要有暴動或軍事行動發生, 通常就會有新的領袖出現. 這些領袖可能成氣候, 可能不成氣候, 但都多少會對現在的領袖造成威脅. 所以看議題的同時, 我們還得盯著看人.

議題在衝突過程中還會轉化, 有時會從具象議題變成抽象議題. 議題越具象, 也就是越摸得到、看得到就越好談. 反過來, 越抽象、越牽扯進國家民族大義或意識型態的正確性, 就越難談、越沒有轉圜的空間.
善意訊息的要件: 1.示好的一方(國家或領導人)必須為此付出一些"代價"; 2.示好的一方必須承擔一些"風險"; 3.示好的行為必須"可以查證".
衝突行為是一整個光譜: 在和平與非和平之間, 有一大串不同層次的灰色地帶. 這些衝突行為包括: 正式抗議、召回大使、經濟制裁、海上封鎖、軍隊取消休假、警戒等級升高、正式戰爭, 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選擇. 衝突當事國的盟國在這個時候會不會出來相挺也是一個觀察的重點.
衝突的升高通常受到以下5個因素的影響. 第一是"當事各造對立場的堅持與投入". 當事各造對立場越堅持, 投入的部隊、時間與金錢越多, 就越難撤回、越難轉圜. 第二個影響衝突擴大的因素是"當事國的行動是否能夠自主". 如果當事國的行動受到盟邦牽制, 無法自主, 那麼衝突就可能不好收. 第三是"時間". 第四是"資訊的不足與誤判". 第五是"地理環境". 無論是人際衝突還是國際衝突, 一般都同意"衝突升高的頂點, 往往是衝突降低的起點". 

中東的衝突有3塊: 1.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兩河流域(伊朗、伊拉克); 2.以巴(以色列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 3.北非(埃及、利比亞). 
中東問題非常難解決, 但是每一任美國總統都希望能對以巴問題做出一點努力. 他們多半會派出特使, 進行穿梭調解, 然後自己再親自出馬. 我們從觀察者的角度, 經常用"前座開車"還是"後座開車", 來比較不同總統對中東問題的涉入程度. 下次看中東新聞時, 就可以看美國除了派特使之外, 國務卿自己到中東幾次? 美國總統去過幾次? 主持過幾次中東和會? 在中東問題上出力最多的是國務院還是中情局? 藉此就可以大致判斷這一任美國總統是坐在"後座"還是"前座". 
北歐國家都很喜歡扮演第三者的調停角色.  

通常觀察一個國家對國際組織的參與程度, 不只看是不是會員國, 而是要看它對這個組織貢獻了多少經費、有多少人參與成為該組織的行政官員, 以及它如何影響這個組織的決策方向. 
通常在多邊的會議或社交場合, 應該注意的不單單是會議或儀式本身, 而是要注意在場外兩兩雙邊的私下接觸, 因為那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單邊、多邊之分, 並不在於參與美國一起行動的國家有幾個, 而在於美國外交政策在制定與執行時的態度和精神: 是不是能跟其他主要國家(尤其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協商? 行動時是否能彼此協調? 
單邊主義指的是國際社會中實力地位較強的某一國家, 為落實外交政策, 而忽視多人民意願、違反國際社會潮流、不顧他國利益、拒絕採取協商途徑, 憑藉己力我行我素採取的孤鳥行為. 由於單邊主義多發生在實力較強的國家身上, 因此亦被視為強權政治的一種典型反映. 
孤立主義是外交政策的主要型態之一, 通常用於軍事戰略與經濟文化方面. 在軍事戰略方面, 孤立主義採取不干涉原則, 也就是除了自衛戰爭外, 不主動捲入任何外部的軍事衝突. 至於在經濟文化方面, 則是通過立法來限制與國外進行的商務或文化交流. 

當一國未能保護自己人民的時候(如對內進行種族屠殺、種族清洗), 國際上有進行人道干預的權利.
西方已經逐漸發展出另一種看法, 認為主權國家的責作就是保護內部的人權. 如果主權國家的政府府對內迫害人權, 甚至進行種族屠殺, 那就已經失去主權的正當性, 外界當然可以基於人道理由加以介入和干預. 所以人權的重要性應該高於主權.

經濟制裁: 一旦共識形成, 制裁的深度、廣度一攤出來, 哪些產業的供應鏈會受到什麼程度的影響, 就清清楚楚. 要投資、要避險, 這都是可以參考的線索. 如果在聯合國形成不了共識, 通常美國就會自己來, 或聯合歐洲盟國, 一起對某個國家進行制裁.
經濟制裁能否奏效, 端視被制裁國對制裁國有多依賴, 以及制裁國能否在市場與原料來源上找到其他的選項.
經濟制裁的兩個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制裁從來就不是單獨使用的, 它經常是用來搭配其他的外交政策工具, 一起對目標國施壓. 第二種觀點則是, 經濟制裁具有道德上的宣示意義, 透過經濟制裁, 宣告目標國的行為是不見容於國際社會的.

將戰爭當作外交政策工具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戰爭必須服從外交政策.
國際政治現實主義大師莫根索(Hans J. Morgenthau)說, 一個國家的威望表現在兩個地方, 一是當它要使用軍事力量時, 一定有辦法發動攻擊, 另一則是當它要收回軍事攻擊的時候, 一定收得住, 也就是它有自我克制的能力. 收與放的藝術與能力是觀察戰爭的重點.
以美國海外用兵為例, 美國考慮的不只是"什麼時候"、以"什麼理由"、"什麼方法"派兵(以上都是"放"), 更要考慮一旦派兵進入之後, 要"怎麼出來"(也就是"收"). 
收與放的觀察, 還可以用在停戰談判上. 到底是先停火再談判? 還是先談判再停火? 抑或是邊談邊打? 邊打邊談? 這其實都牽涉到, 究竟是戰場上的將軍決定兩國關係的發展, 還是談判桌上的外交官決定兩國關係的發展?
"收與放"的考量還會帶出另一個兩難, 那就是外交與司法的拔河. 外交和政治講的是妥協、是灰色的, 司法則是黑白的; 外交和政治講的是"秩序", 司法講的是"正義", 在許多時候, 必須對這兩者作一取捨.
如果是民主國家發動戰爭, 還要關注其國內因素的變化. 這裡又有兩個面向可以看, 一是行政與立法的關係, 二是民意的變化走向對政策的影響.

海外用兵的時機: 第一個考量是氣候. 在春天雪融之後, 進入盛夏之前, 或秋冬之交、冬天冰封之前, 都可能是戰爭爆發的時間. 第二個考量是國際情勢. 戰爭是國際事件, 一定要考慮到國際情勢. 有的國家發動戰爭是為了引起國際的注意, 或吸引大國的介入. 有的國家是希望趁大國忙於別的事情時, 發動戰爭先把一塊地方給占了. 不管哪一種, 都得看國際情勢.
發動戰爭的理由或藉口: 過去蘇聯最常用的方法, 就是先在目標國扶植一個反叛勢力, 然後發動政變取得政權. 等到新政權上台後, 無法全面掌控國內情勢, 便"邀請"蘇聯派兵進入. 至於美國, 最常用的理由之一是"護僑", 另一個理由則是"獲得聯合國決議案的授權"(至於是否真的獲得授權, 只是解釋上的問題). 
所謂嚇阻, 多半是用"報復力"來嚇阻. 也就是讓對方相信, 如果你攻擊我的話, 我一定會還擊, 而且這個報復足以給你重創, 所以你最好不要攻擊我. 要達到這個境界, 必須保證我方的武器, 在對方率先攻擊我之後, 還能留下足夠的數量, 對對方進行反擊. 

代理戰爭指的是兩個超級強權在緊張對峙的情況下, 為了維持表面的平衡與牽制, 擴大彼此的戰略緩衝, 而在非本國的第三地戰場, 透過受其控制的政黨或武裝團體進行作戰的一種不直接興兵對戰的變相戰爭行為.

國際宣傳有四個要件: 1.發動宣傳的國家必須有"意圖"; 2.必須有一個"載體"; 3.必須有"信息"; 4.必須有"閱聽大眾".
通常一個國家對外宣傳的目的, 是想影響目標國人民對宣傳國的看法, 從而影響到他們的政策, 或至少減輕敵意. 分辨宣傳和事實的差別: 多方交叉檢證.

世博會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五年一次, 展期通常為六個月的註冊類世博; 另一類則是穿插在兩屆註冊類世博之間, 展期通常為三個月的認可類世博.

上海合作組織: 2001/6/15由中國發起成立, 是唯一以中國城市為名, 且沒有美國參加的組織.
成員國-中國、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
中亞的"油管政治"非常值得注意. 

OPEC: 成立於1960/9, 控制全球約2/3的石油貯備,佔世界石油蘊藏約78%以上的石油儲量並提供40%以上的石油消費量。佔全球產油量的40%和出口量的50%.
創始會員國(5國): 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
目前會員國(12國): 中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南美-委內瑞拉、厄瓜多; 非洲-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奈及利亞、安哥拉. 
其他非OPEC的重要產油國: 俄羅斯、挪威、英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印尼、馬來西亞. 

東協ASEAN: 1967/8/8由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等非共產國家(5國)創立.
東協成立初期, 成員多屬獨權專制國家, 主要任務之一為防止區域內共產勢力擴張, 合作側重在軍事與政治中立. 冷戰結束後, 各國政經情勢趨穩, 開始轉向加強區域內經濟、環保等領域的合作, 並積極與區域外國家或組織展開對話合作. (ASEAN一開始像NATO, 後來變成像GATT、WTO)
東協最知名的特點, 就是在談判協商時採取東協模式(The ASEAN Way), 也就是對成員國內政、領土和主權均採不干涉的原則. 

EU: 1992年創始會員國(6國): 德法義荷比盧.
歐洲共同體、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 以及司法與內政合作, 為歐盟架構中的三大支柱.

中東(以阿)戰爭: 一般是指以色列在1948/5/14午夜建國或復國後, 與埃及、敘利亞等周邊阿拉伯國家的五次大戰爭.
第一次1948年以色列獨立戰爭、第二次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第三次1967年六日戰爭、第四次1973年贖罪日戰爭、第五次1982年黎巴嫩戰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rry H.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