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 畢德堡俱樂部 THE TRUE STORY OF THE BILDERBERG GROUP
作者: DANIEL ESTULIN
出版日期: 2010年2月1日

(以下非書摘)

三個同心圓: 
1. 外交關係協會- 成立於1921年, 成員為美國人, 創始人愛德華.豪斯(倡議國聯).
2. 畢德堡俱樂部- 成立於1954年, 成員為美加/西歐, 創始人荷蘭親王伯恩哈德.
3. 三邊委員會- 成立於1973年, 因日/澳/紐等亞太勢力興起, 成員為北美/西歐/亞太, 創始人大衛.洛克斐勒(Chase大通銀行).
其他類似的組織- 英國圓桌會議,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 美國亞斯平人文研究中心.

畢德堡或類似的國際組織, 希望採菁英領導, 由企業主與金融家指導政治經濟走向, 避免世界發生重大錯誤, 
常藉由控制輿論的正反雙方來操控民眾的選擇(有限的選擇), 使民眾以為所選是出於自由意志下, 而喪失了真正的自由判斷.

畢德堡或類似的國際組織主要目標, 即是把各民族國家的主權交付由其成員控制的"世界一家政府", 藉由弱化美國及其他單一國家的方式, 來建立國際間的縫隙, 以期控制包含美國在內的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因為只有透過國際縫隙才有機會鼓吹菁英領導/國際合作, 同時大財團的企業主與金融家也才有施力點, 進行經濟殖民. 故畢德堡反核, 因核電便宜, 只有石油匱乏能造成爭奪戰爭, 權力才能集中, 由菁英領導.


畢德堡聽起來有點虛幻, 像是一種陰謀論. 然而, 當我看過電影: 命運規劃局 後, 我把這兩者連結起來, 產生了比較具體的想法. 

畢德堡或是其他的類以組織, 就像是電影中所描述的神秘組織(命運規劃局)一樣, 自認為自己是神或代行神的職務, 對世間的事進行最符合自身利益的規劃. 一切看似巧合的偶發事件, 很有可能都是被安排好的必然, 而所有的插曲都是為了導向預先設定好的結局. 我猜想, 這就是畢德堡及其類似組織的目的.

瞭解畢德堡, 就可以猜測他們的目的或方向, 縱然有時候事情必未會照著預想的結局發生, 然而卻是我們對未來事件的良好猜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ry H. LIN 的頭像
    Jerry H. LIN

    Jerry's way

    Jerry H.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